我喜歡山色、沉迷海色,不過山路崎嶇、行路艱難,所以難免有些望而卻步,對於大海的喜愛,卻是怎樣也割捨不下,大概從小到大時時與海緊鄰相望,對她,存著一份特殊的情感,是習慣,更是一種依賴。
潮境,已不是我第一回來,連同這回已經是第三次。
本來第一次就想寫這個地方,但是在與朋友轉戰瑞芳舊市場繼續吃吃喝喝時,卻在自己不注意時把相機給弄丟了,當時唯一的想法是心痛,心痛自己拍了很多不錯的潮境美色,所以沒了心情。
第二回再同朋友前往,因為時候已近中午,還是先去填飽肚子再展開忙碌的拍照,不料事與願違,在餐廳裡拍著食物與餐廳環境時卻不知怎麼的,竟然在相機紅燈未滅時按下了電源鍵,於是記憶卡毀了,想拍拍其他景色也沒辦法。
朋友笑我與潮境八字不合,所以連著兩次都是意外連連,我倒是很認命,但我也相信,有一即有二,無三不成禮,因此打定主意再約朋友前往。
雖然在回基隆途中,天氣是愈來愈不配合,尤其在經過汐止時雨又急又大,還好到了基隆下高速公路時已剩下毛毛細雨,雖然溫度愈來愈低,仍擋不住我想前往潮境的心意。
本來第一次就想寫這個地方,但是在與朋友轉戰瑞芳舊市場繼續吃吃喝喝時,卻在自己不注意時把相機給弄丟了,當時唯一的想法是心痛,心痛自己拍了很多不錯的潮境美色,所以沒了心情。
第二回再同朋友前往,因為時候已近中午,還是先去填飽肚子再展開忙碌的拍照,不料事與願違,在餐廳裡拍著食物與餐廳環境時卻不知怎麼的,竟然在相機紅燈未滅時按下了電源鍵,於是記憶卡毀了,想拍拍其他景色也沒辦法。
朋友笑我與潮境八字不合,所以連著兩次都是意外連連,我倒是很認命,但我也相信,有一即有二,無三不成禮,因此打定主意再約朋友前往。
雖然在回基隆途中,天氣是愈來愈不配合,尤其在經過汐止時雨又急又大,還好到了基隆下高速公路時已剩下毛毛細雨,雖然溫度愈來愈低,仍擋不住我想前往潮境的心意。
潮境,這是個對很多人或許陌生的名字,在二個多月前對我也是完全陌生。
有點諷刺,我會知道這個地方還是我同事告知,在上網看過介紹後我才明白它離我有多近。
有點諷刺,我會知道這個地方還是我同事告知,在上網看過介紹後我才明白它離我有多近。

其實很多基隆人也都不知道,潮境的前身是垃圾場,也是以往放水燈的地方,由於在改建成目前的潮境公園後並沒有廣為宣傳,所以只是少數人知道,因此很多基隆人也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美麗的觀海公園。
潮境公園本身並不大,但是視野絕佳,一大片高低起伏的草皮、供人休憩的涼亭,一路沿著岸邊的觀海步道、石椅,還有一大排大大小小以木頭塑成鯨魚形狀的藝術意玩,站著、看著,就是一幅絕色圖畫。
『潮境』這兩個字在我沒去過之前是無法與它的景致聯想在一起,但是去過之後我瞭解,也深深的感動,體會到以『潮境』兩字為名的真正意義。
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海浪高高低低的朝著岸邊捲了過來,在拍打上岸頭的一剎那,激起了兩三人高的雪白浪花,頓時觀浪的遊客忙著閃避,卻又興奮的叫著。
飛浪此起彼落,一整排的浪花交替演出,想捕捉到好鏡頭,除了手腳俐落,還得努力的分辨著海潮與海風的聲音,聽著響得大了,手按住快門,準備好在浪起的剎那按下,這才得美景入鏡。
同朋友幾個人哪管得了海風刺骨的狂吹,也理不了倏然下起的雨,像瘋子似的,沿著潮境海岸一路上上下下。
雖然我的手冷得僵了,臉耳也被冷風拂得發痛,握相機的手也直發抖,但我們仍是瘋狂的這跑跑那拍拍。但我們一群人還不算是最瘋狂的,瞧著底下堤防上不怕死的釣客,我們顯然是小巫見大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