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豔陽下穿梭宜蘭

這幾天天氣變得燥熱,加上有個詭異的颱風正在緩慢的接近中,臨行前每個人都不忘提醒我~『颱風要來』。
有點哭笑不得,不過我一向有自信,遇著我要出門旅行,壞天氣一向是避而遠之。

不曾走過雪隧,對宜蘭的路況也完全陌生,加上天氣炎熱,我們決定早早出發,早上八點接了朋友便朝目的出發。

以往我都是靠著地圖與網路上各種說明來抵達目的地,地圖翻閱得相當勤快,但我手邊的地圖對於宜蘭一帶的道路資訊實在不足,因此這次宜蘭之行決定完全靠前陣子才購買的衛星導航。

一路乖乖的依導航機的指示靠左靠右還算順利,途中穿越幾個隧道後我們猜想著雪隧應該要到了,才說著便見著幾個不起眼的大字標示著『雪山隧道』,我們同時驚呼也同感失望,進入雪隧後感覺與前幾個隧道並無兩樣,不過長度是最長的一座。

原本期待會有座氣勢磅礡的雪隧等著我們,但所見與所想落差太大,無怪乎我們會感到失望。

不過行駛在雪隧十多公里的長隧道裡,若車內無人可以閒聊稍微轉移注意力,要我獨自一人沉悶的開著,我想我是辦不到的,恐怕行駛不到幾分鐘便會因為枯燥單調的隧道景觀而睡著吧!

因為是星期日,仍有不少當日來回而早早出門的遊客,車流量不能算多,但也說不少,約一個小時,我們抵達羅東。

照著導航指示,我們很快到達第一個目的地~中山休閒區(仁山苗圃)。
有些錯愕,再三的確認目前時間,不過九點半,此處已是人山人海,想找個停車位還真不容易。


下了車,四處轉了轉,這樣熱鬧的景象教我們有些措手不及。
火熱的陽光襲來,我們已是滿身汗水,也猶豫著是否沿著登山步道走一圈,尚未有所決定,卻先找個賣冷飲的攤販略做休息。

剛開始老闆也是把我們當做一般客人招呼,在我們問起問題後話匣子一開,女老闆熱心的告訴我們在這附近該怎麼走怎麼看,並說了許多她覺得值得也應該去瞧瞧的景點,還推薦了一家名不見經傳,卻是在地人常會去光顧的好吃米粉羹。

既然女老闆表示仁山步道上下一趟即便慢慢走,四十分鐘左右即可走完,我們瞧著步道坡度並不會很陡峭,終於下定決心走一走。

走了沒幾分鐘,除了熱還是熱,偶爾吹起的短暫涼風仍止不住不斷冒出的汗水。
在這步道緩行觀景,其實挺不錯的,若是陽光的熱度能再小一些,會更為完美。


耐著熱意,我們終於抵達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外圍有兩三個特殊造型的園藝,還有許多我認不得的植物,遠遠望著就是一幅特殊圖畫,相當有特色。

我們一個接著一個往洗手台沖了水,冰涼舒服,頓時暑氣消散不少。

下坡時我們的速度很快,加上沖了冰涼的水,感覺已經好多,想著等等要往方才女老闆推薦的新寮瀑布享受天然冷氣,腳步也不覺加快。


新寮瀑布入口處並不遠,開著車不過幾分鐘便抵達停車場,在入口處做了簡單登記取得證件才可進入。

我們的腦袋裡記得的是老闆所說的第二個瀑布區,所以在走了十多分鐘,先是見著了清澈沁涼的溪水,此處水勢並不大,不過溪水相當潔淨,已經有不少人泡在水裡享受著。

不知道第二瀑布區位於何處,我們是禁不住這午時更為炙熱的陽光,脫下鞋子捲起褲管,趕緊選個好位置將疲憊的雙腳泡入溪水中。

即是陽光再烈、溫度再高,溪水冰涼的感覺一點兒也不受影響,我全神專注在另一旁玩水的可愛小妹妹,卻突然感到腳板上有些癢,低頭望了望,才留意到水裡頭充滿著大大小小的蝌蚪以及小溪蝦。

雖然從我的眼裡望去,溪水是一片清澈,但真正的明證卻是這些蝌蚪們。
猶記此情此景好像相當遙遠,加上許許多多的溪流污染嚴重,要找乾淨水流在這時代還真不容易。

在這樣乾淨冰涼的水裡泡著是一種幸福的感動,望著此處小型的瀑布流水、風景如畫,我已經相當滿足,潺潺水聲是大自然賜予的音樂,不間斷的迴盪,久久……

熱天裡,除了猛喝水、冰涼冷飲,對於食物還真提不起興致,不過終是肚子會餓的,我們已經沒有體力再往上探訪新寮第二瀑布,還是簡單吃點東西填填肚子要緊。

照著女老闆的說明,我們來到羅東高工附近尋覓沒有店面的好吃米粉羹,不難找,很快就找著店家。
一人一碗米粉羹,另外又點了四串一串心,這天午餐不過一人四十元,便宜又好吃。

此處米粉羹的湯頭是屬於較清淡,芡汁並不濃稠,在這種大熱天裡吃來感覺格外清爽,至於一串心則說不出好吃與否,因為我們四個人都是頭一回嚐鮮,無從比較起。

簡單用過午餐,我們轉往梅花湖,沿著湖岸轉了兩三圈,下車也只做了短暫停留。
梅花湖與我們想像中的不大一樣,抱著很高的期望,略感失望,不過站在岸邊遠眺,景色還是不錯的,若是加上煙嵐細雨飄,感覺應該更美。


從下高速公路後好像就沒停過,除了流不完的汗水,也不斷的在走路,看了許多不曾經歷過的景物,宜蘭一帶的風情可以感受到,只是我們都累了,該是前往此回住宿地點,冬山厝。

冬山厝緊鄰著傳統藝術中心,不必由傳藝中心的大門進入即可進入,兩者相通,不論在房舍建築外觀或庭園設計上,都是相當一致的,所以從冬山厝遠眺傳藝,或由傳藝望向冬山厝,感覺上就像是一體的,很自然,更像是走入舊時空般,帶領著每個人回到過去。

辦理完住宿手續,我們來到住宿房間,房間的格局並非以往住過的就是一間大套房,房裡有客廳,一間雙人床的房間、一間上下舖的房間,上下舖房裡還有個小閣樓,後頭有個室內陽台,雙人床的房裡有張和室桌,空間還不小,衛浴設備是乾溼分離的格式,相當適合家裡頭有小朋友的家庭來居住。


整理過行李後,我取出特地帶著的咖啡器具,朋友們還是第一次嚐嚐我煮的咖啡。
除了我們自備的零食,客廳裡也有冬山厝供予住宿客人食用的小點心。

在累了一天,我們愉快的享受這輕鬆的下午茶時間。

洗把臉、沖沖冷水,悠閒的享用午茶,好好的休息,我們四個人確實累壞了,頭一次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出遊,也是頭一回在行程裡排得這麼滿,雖然很累,不過也很充實,當然也多虧了我這台盡職的導航機,讓我不必費很多功夫在找路認路與迷路。



***

晚餐的用餐地點是位於附近的一家休閒住宿區裡,一開始我們真的以為『很近』,因為冬山厝的服務人員也說很近,是很近,不過是位於十多公里的半山腰上。

我們依著導航一路行駛,愈走愈是後悔,早知道就直接前往羅東夜市解決晚餐,吃一頓晚餐這樣辛苦,我們還寧願沒有贈送的晚餐卷。

好不容易抵達目的地,恰好見著美麗的夕照景色,算是一個小小的收穫。


晚餐是個人套餐,餐點的菜餚都很清淡可口,唯一缺點是湯品煮得太久,不論是冬瓜或丸子都顯得太老太爛,大抵上我們還算滿意。
另一種不算缺點的缺點,份量太少,很容易便會餓了。

匆匆吃完晚餐,我們一路往羅東夜市奔馳,買了什麼吃了什麼真的記不得,大概都是想吃的就買,沒吃過想嚐鮮的也買。

第一天彷彿都沒停過腳步,在離開夜市返回冬山厝休息,才算真正結束第一天忙碌而密集的行程。

洗完澡全身放鬆,雖然應該很累,卻似乎感受不到。

第二天一早五六點我便清醒,走出房外瞧瞧晨曦裡的冬山厝,本想著等等再回房裡窩著,待朋友們都起床後再一起用餐,沒料到冬山厝的服務人員瞧見有人醒了便喊著等等六點半將有生態導覽活動,希望我可以一起去走走。

想著自己也不會再躺回床上睡回籠覺,便回房梳洗換裝,取了相機在手上,可以利用機會好好的瞧一瞧冬山厝的風光。

我晚了幾分鐘才加入參與導覽的人群裡,雖然人不多,約八九個人,但令自己驚訝的,有小朋友願意這樣早起參與活動是很難得的事。


導覽解說大叔的說明內容相當的詳盡、豐富、趣味,除了周遭的植物、昆蟲、鳥類,就連建築等等,也都在他的連珠妙語裡生動活潑的展現。

在找了獨角仙、金龜子、豆娘等昆蟲讓我們好好細看,也不忘諄諄叮囑,尊重、愛護,可近觀,卻不要傷害牠們。

由於有小朋友在場,他也不忘秀一下他拿手絕活,摘了竹葉,當著小朋友面前俐落的折起以前小孩子的玩樂趣活,單看是一隻可以代表任何鳥類,稍加變化就化身為美麗的孔雀或是公雞,瞧得小朋友直呼新鮮。

這項童玩,大抵四五六年級的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如今再回味,不只那些爸爸媽媽們感同身受,就連我也是。


再跟著走了一段,由於太陽愈來愈烈,我有些吃不消,悄悄的脫了隊,獨自一人慢慢的踱步回房。

***

傳藝中心裡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有趣的,我們在傳藝街坊逛了幾家店,最後決定將冬山厝贈送的習藝卷用來製作皮雕鑰匙圈。


店家給了我們一人一個素面的皮格,要做的只是把想要的圖案敲打上去,我們挑選著自己想要的小圖案,選定好位置,敲打著大鐵鎚,圖案一一呈現,最後再交給店家幫忙上一層保護漆,除了讓皮格表面較光亮,也能保護皮格表面不易受損。

很清楚皮雕藝術當然不是這樣簡單,對我們來說只是一種很有趣的體驗,簡單的感受皮雕是怎麼一回事。

各自拿著獨一無二的作品,我們心滿意足的繼續晃蕩在傳藝中心。



瞧了傳藝中心的活動介紹,我們不免有些怨懟,好幾個我們有興趣的表演活動皆在我們來之前就結束了,實在很不巧。

雖然錯失了不少我們喜愛的表演活動,不過乘船遊河之趣卻可稍稍彌補失望之情,這也是行前我一直跟朋友說的必遊行程。

我是個很喜歡搭乘船隻的人,無論大船小船我都喜歡,大概我又是個不怕船身搖晃,不怕暈船的人,所以只要有乘船的機會我是絕對不放過的。


從親水公園裡搭乘,雖然頂著大太陽,不過遊船一動,冬山河面飄起涼爽舒適的風,我們一面從河面上賞景,一面享受著微風沁涼的悠然感,整個人飄了起來,思緒沉靜,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與現實離得好遠好遠。

***

夜裡的傳藝街坊安安靜靜的,兩排的昏黃燈光灑落,我們慢慢走著,更有回到從前的錯覺。

一路漫步,夜色裡緩流無聲的冬山河,見證時代的古早建築,穿梭其間的我們──乍然一現的過客。



***

最後一天我們如願的進入黃舉人宅一觀,雖然宅裡展示的並非當時黃舉人宅內物品,不過沿著走道,穿越過一道道的門扉,曾經的繁華亦能在這短暫停留的片刻感受到,古早百姓人家的生活必需品,在今人眼裡看來或許都是新鮮,在當時卻是真正生活裡尋常的一面。

時代改變,以後又有幾人能識?





***

蘇澳冷泉是此次旅遊最難決定的地點,其實打從一開始便很想前往泡一泡冷冽冰涼泉水,而自己卻擔心往返之間會浪費太多時間,不過第一天遇著的女老闆卻是大力推薦,夜遊傳藝時巧遇導覽解說的大叔也是力薦我們應該前往走一趟,不單如此,他又熱心的說了一堆在蘇澳一帶必遊的景點,也說得我們心動再心動。

既然大叔表示冷泉與傳藝之間不會很遠,我們總算是下定決心走一趟。
一路行來相當順暢,不過十多分鐘我們便抵達冷泉。

我們選擇了冷泉加溫泉的個人湯屋,為的是怕光是冷泉會太冷。
冷泉泉水清澈冰涼,一開始我舀起泉水先往腳與手淋下,站在泉水裡好半天才敢慢慢一點一點的往下泡,速度相當的緩慢。

冷泉泡起來很舒服,不過泉水的溫度實在太冷,好不容易泡到肩膀,不到一會兒我便起身沖起熱水來。

一旦離了冷泉,要再次泡下已經沒有勇氣可以泡到肩膀,到了後來我幾乎是只泡腳。

看著時間差不多,我收拾好便離開,與朋友做在休息區休息,滿身的熱意完全消失,此刻雙腳都還是冰涼涼的。



泡完冷泉我們前往宜蘭酒廠,一路在車上都挺輕鬆,因為冷泉的涼意還在,對我來說,足足維持了有一個多小時都不會覺得酷熱。

在宜蘭酒廠朋友如願的買到紅麴豬腳,也吃到了好吃的傳統冰品,當然各式紅麴產品是絕對少不了的。


宜蘭酒廠附近是宜蘭設治中心,早期為縣長官邸,設治中心相鄰的在早期也是官員宿舍,所以全部的建築外觀都很神似,不過宿舍區已租(或賣)予民間經營餐廳。

設治中心酌收門票30元,除了日式庭院與日式房舍供遊客欣賞,院裡種植著許多列管為保育類植物的樹木,還有經歷兩次大地震而消失的湧泉古井。

屋內展列有宜蘭自清末到民國種種變遷與設治種種,可以說是研究宜蘭歷史的一處好地方。


展區內禁止攝影,不過整個設治中心可以說是建築、歷史、自然的一個陳列所,幽然、寧靜,不乏可賞可觀之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設治中心還有間音樂館,是在設治中心外不遠處,純粹走走看看,倒是可以聆聽悠揚曲調,許多國樂樂器縮小版也陳列不少。

不同於設治中心本館,音樂館裡多數展列品皆有標價,是可以購買的。



***

三天裡跑了許許多多的景點,看了很多,熱與累自然是免不了,要說是在走馬看花倒也不盡然,除卻熱與累,這三天所聞所見所感,是另一種特殊的見聞,走在現代的舊歲月裡,沉澱累積的思緒將一直伴隨著,依著時間,慢慢咀嚼、慢慢感動。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