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廟宇或縣市政府每年都會舉辦所謂的某某文化祭,除了各主辦單位傳統的活動外,邀請許多傳統藝術表演團體是少不了的,除了凝聚人氣與信仰,並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和諧的平衡。
只要是與人為善,在我眼裡便是好,對於我這個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所有的廟宇活動、祭典等等,多半只是個聽過與否的名詞,參與其中,純粹為了看戲。
近來一連觀賞了河洛三齣戶外演出的戲,其實從購買的DVD裡都已經看過好幾遍,為的是能一償宿願~親眼、親耳的觀賞咪姐精彩的演出。
活到這年紀從未參加過這樣的活動,整個人顯得太過嚴肅與愚笨,渾然忘卻自己正置身在一個開放的空間裡。
保安宮觀賞『新鳳凰蛋』算是人生中第一場親自參與的戲,不過距離舞台太過遙遠,除了見到咪姐出場時的愉悅感受外,多半時候是與周遭的人群『抗衡』,加上那天有許多『大人物』來了去,所以場地是管制的,只讓我覺得看場戲真的好麻煩。
真正有好好看戲的感覺是從中山堂廣場演出的『風起雲湧鄭成功』───
在悠閒的享用午餐後,刻意的與朋友繞到中山堂確認地點,當時舞台正在搭建,便和朋友往十多年未曾踏上的西門町一帶走走逛逛,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可以坐下休息,不知不覺兩人又回到了中山堂。
看著手機顯示的時間不過兩點多,已經有很多人在佔位置,此時明白想找地方慢慢殺時間是不可能的,只好頂著炙熱的太陽,選了還算不錯的位置就往地上坐下,一面閒聊、一邊『慢慢……』等待。
雖然距離正式演出時間還很漫長,不過當舞台上陸續出現許多熟悉的面孔,我是興奮的找尋著咪姐的身影。
最想見到的人物出現,而且可以近距離的站在台下看著咪姐與其他老師們的排演,也聽到了咪姐清唱的聲音,不管陽光再烈、時間再漫長,總是一種幸福的苦甜滋味,滿滿的喜悅湧上心頭,久久不能自己。
時間慢慢接近,舞台上忽然擺起香案(朋友告知是歌仔戲團演出的前的習俗),一段時間過去,開始著裝的演員紛紛出來捻香拜拜,這場景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認識與體驗,看著大家認真略帶嚴肅的神情,雖然我什麼都不懂,但覺得每個人都很美麗,在夕陽昏黃顏色下,交織出一幕動人景色。
愈接近開演時間,興奮之情難掩,捱了這好幾個小時終將如願以償,而咪姐一出場便是一段精彩有氣勢的擊鼓(這段與片子裡可不一樣),鼓聲一停,現場掌聲如雷響起,我不單是開心,忙著拍手、照相,雙眼更是一刻都離不開舞台。
雪鳳老師飾演的芝龍老爹果然具有海盜出身的霸氣(道),不讓咪姐演的森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要你娶媳婦就得乖乖的娶,不許有藉口塘塞。
父子兩互動場面相當精彩,在成功勸阻芝龍勿降滿清,兩人你來我往,在名利與忠國間企望對方能與自己同路,卻仍父子決裂,從此生死兩途。
最後一場誓師反清復明因為場地小、人數多,在排演時花了最多時間,相當的辛苦,正式演出時感覺很好,焚燒儒服換軍裝,自此抗清不回頭,家國血仇山河在,誓師復明永不休。
由於野台演出受限於時間與場地,每一場都顯得很緊湊,但是看戲的人都很滿足很過癮。
看完整場戲,花了七、八個鐘頭,雖然體力嚴重透支,心情上仍舊亢奮,在謝幕時最想做的一件事──衝到台前跟咪姐握個手,表達自己對她的支持,只是想歸想,要突破重重人牆可非易事,等自己到了台前,那布幕可早落下,懷抱著美好憧憬即可,畢竟這一天下來,已是滿載了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