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五月山城(上)

山中歲月靜如畫,
風起飛花落山壑,
映春如雪終有時,
相逢請待來春日。

曾經幾次的苗栗之行,動機很單純,為了尋覓桐花蹤影而至,從未在這寧靜和緩的山城裡一同迎接黑夜與晨曦,幾回交錯,總是那樣的匆忙忙,來了去。

早些時候便與朋友討論著五月份的苗栗之行~柿子紅了,是我們預定要居住的民宿。
民宿位於公館鄉,雖然在多次前往三義時曾經注意到有這麼一個地名,在我的腦海裡也僅只是個地名而已。

行前幾天天氣很不穩定,忽晴忽雨,有些擔心出發當日必須迎著滂沱大雨,好在天公作美,天氣不只晴朗,也熱到教人受不了。

從林口出發,一路行駛在中山高,行經桃園中壢一帶仍舊塞車,不過車速至少都有六七十公里,真正順暢行駛要在過了新竹。
接近頭份,眼前一遍開闊,與北部路段總是兩邊山壁圍繞的感覺完全不同。當然這不是我第一次行駛在這路段,只是前幾次都是匆忙忙的,根本無心好好感受。
下了交流道,奔馳在台六線道上,不大照著第一次使用的衛星導航所指引路徑,一直想按著自己從地圖與網路資料指示的方向轉往與台六線平行的東西快速道路,結果轉來轉去的,一會兒乖乖聽著導航的『指示』,一會兒又自作聰明,雖然繞了些路,還是沒能轉上東西快速道路,不過仍抵達此行的第一站~油礦陳列館。


醒目的紅色柱子標示著『台灣油礦陳列館』七個大字,館區位在後龍溪旁,是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所以中油將此處設置陳列館,介紹在台灣挖掘與開採石油、天然氣等過程與陳列相關的設備器材等等,附近有座紅色吊橋,橋下在假日時還會有很多遊客前往戲水烤肉。

陳列館的部份其實不大,其餘區域仍是中油人員正式的工作地點,我們四個人只是遠遠望了望,乖乖的不亂闖,並安靜的進入陳列館走馬看花。

在一開始本來還懷著很高期望,不過陳列館還真的只是『陳列館』而已,也許我們造訪時間不是假日,櫃台服務人員也完全不想理會我們,我們也只好自行將每個展覽室所陳列的大概看一看。

說不出是什麼感覺,可能也是習慣了台灣處處林立的『博物館』完全不曾發揮其真正功能與特色吧!

好在附近風景秀麗,站在路旁朝下方的溪流望去,好似配合著今天特別強烈的風勢,水流顯得湍急難測。


沿著台六線繼續行駛,午餐地點也是在台六線上,棗莊古藝庭園膳坊。
選擇此處作為第一天的午餐地點並非因為餐館位於台六線上,而是我在規劃行程時意外發現公館鄉是全台唯一栽種紅棗的地方,既然主打『紅棗』,必有以紅棗為主題的餐點,光是這點就很吸引我。

台六線對我來說是一條很奇特的道路,一路行來所見,似乎有些鄉村氣息,不過又不似鄉村道路那麼偏僻,與以前所接觸過的地方感覺完全不同。

依著指標,車子駛進停車場,由於不是假日,偌大的停車場裡只有幾台車子,完全不需要慢慢的尋找停車位,想停哪兒就停哪兒。

才下車,停車場另一面的景象吸引著我的目光,有兩棟外觀呈現圓形的『小屋』,看來相當的特殊,我們猜測,大概是廁所。

停車場位於餐廳正前方,路的另一邊,朝著棗莊大門望去,古色古香的建築與陳設映入眼簾,頓時心情大好。
步入大門,餐廳前院各式農具、石磨等等,還有一台舊式販賣流動車,感覺進入了另一時光,寧靜、舒坦,開車的疲憊感也減輕不少。
還未享用餐點,但視覺上的享受是相當滿足。


進入餐廳,一連串驚喜讓我們驚呼連連,室內的陳設一點兒也不馬虎,不論是樓梯、桌椅、牆面、包廂,就連洗手間也深具古早味。

用餐的桌子(據同事告知),應該是杉木之類的木頭製成,餐具則是這一帶的窯場所製的陶器,瞧著真的很賞心悅目。

才坐定,服務生便送上茶水,由於天氣炎熱,我們忙不迭的先喝口茶,淡淡的清甜,非常適合在這樣的天氣裡飲用~紅棗茶。

舒了口氣,我們開始點菜,並利用上菜前的空檔好好的看看棗莊的巧思與各項佈置。

在其中一間包廂裡,一座古妝台吸引了我的目光,走過時光與歲月,現在的它只是餐廳裡吸引來客的陳列品,其他還有許多走過年代的農家用具與櫥櫃等等,很多是我認不得的,見著,望著,至少它們都被細心的保存與安置,雖然風光不再,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會去留意到,有心或無心,眼前景象卻勾勒出濃厚的懷舊氣息,有人,相當滿足。



餐點一一端上桌,大碗公裡呈放的是紅棗飯,白飯裡或著香甜的紅棗,滿桌客家料理裡,我最為推薦的是苦瓜鹹蛋。
從小到大就不敢吃苦瓜,唯一敢吃的苦瓜料理首推苦瓜鹹蛋,但以前吃過的,往往鹹蛋的味道太重,入口的感覺是令人受不了的鹹味,有些吃起來苦瓜的苦味仍然很重。

我小心翼翼的咬了口苦瓜,恰到好處的鹹蛋味,苦瓜的苦味幾乎嚐不出來,苦瓜本身軟硬適中,吃起來感覺很舒服,令我停不下筷。
活到這把年紀,是唯一一次我對苦瓜完全接受並吃得最多的一次。

愉快的用餐、聊天,用心品嚐眼前美味,一掃稍早前因油礦陳列館的些許失望的不快。


主餐裡另一項與紅棗相關的料理是湯品,紅棗香菇雞湯。
本來就很喜歡香菇雞湯的我,當然也要好好嚐一嚐佐以紅棗的雞湯味道。
一般的雞湯本身較油膩,加入香菇除了引出香菇的好味道,還有解除雞湯油膩感的作用,再加入紅棗,香菇雞湯裡帶著紅棗的清甜,亦有去油解膩的功用。

點餐時我沒特別注意,本以為餐點已經全部結束,卻瞧見服務生接著送上紅棗凍與水果。

紅棗凍入口感覺不會太甜,應該只是靠著紅棗本身甜味,果凍裡還藏著一兩顆含著果肉的紅棗,整體而言味道算是不錯的。

餐後水果是目前已經相當香甜又多汁的西瓜,感覺上好像好久沒有到好吃的西瓜,我是吃得相當過癮。


一餐吃下來,平均一個人三百元不到,便宜又划算,身心皆滿足,置身在懷舊的空間裡,緩慢悠閒的度過午餐時間,不必像平時總是得配合著一同用餐同事們的速度趕著。

餐後我們繞著棗莊前庭後院仔細的品味,後院裡除了池塘、各種花草,更多的舊時農具更一一的展現在我們眼前,當然──只有極少數的農具是我認得的,絕大多數我是連名稱都沒聽聞過,更遑論它們的用途。

對於植物的知識我是遠不如我的朋友,對於很多花花草草我是一再請益朋友,有很多即便聽了名字還是毫無印象。



當時在池裡見著了某種形狀看來特別的植物,問了朋友才知道是『布袋蓮』,雖然知道布袋蓮,但我還是頭一回見著布袋蓮的模樣。
見我感興趣,朋友在棗莊的另一角落發現到開著花的布袋蓮,忙招呼我瞧個仔細,原來布袋蓮的花挺美的。
淡紫為主的花迎著風搖擺著,初見之下我有點呆了,若無人指引,眼前美麗的花朵我是如何也不會與布袋蓮聯想一起的。

雖然接近春末,許多花草仍挺直身迎著風,驕傲的在屬於它們的季節裡綻放,或許柔和、或許豔麗,各有著各自的絕美姿態與風采。

悶熱的風拂著,我正置身在寧靜的山城裡,感受眼前和緩的空間與時間。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