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看另一種世界

之二、寧靜裡的悠閒


整個午後的氣氛相當輕鬆自在,除了媽閣廟一帶人潮多了些,一路上遇著的多是當地居民。

媽閣廟前廣場雖然聚集不少人,但讓我感覺到與台灣明顯不同的,首先是沒有攤販,只有一座六角型的販賣亭,從飲品到紀念品都有,需要的遊客上前購買,既美觀又不混亂,與周遭的景觀合而為一,可說是此處的一部分了。
另外吸引我目光的,是每隔一小段距離即有的垃圾桶,每個垃圾筒上一定會有煙灰缸,所以路面乾淨整潔,更不會有人亂丟煙蒂(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只是非常的少,少到沒留心去看根本不會注意到)。




穿越廣場來到媽閣廟前,我們隨著其他參訪的遊客(信徒)進入合掌膜拜。
此處供奉的主神明即媽祖,於台灣也有許多媽祖廟,另外還有一尊觀音,我們也跟著拜了。
當初對媽閣廟並不感興趣,只覺得在台灣即有媽祖廟,何必到了澳門又特地去參觀,後來想了想,既然到了澳門這地方,就入境隨俗的與其他遊客做相同的事,也可瞧瞧與台灣的廟宇有何不同之處。

媽閣廟並不大,而且座落在坡地上,登上高處,遠眺西灣景致予人另一番感受。

參訪過媽閣廟,與朋友沿著外圍走了一下,看著路標指示,大概也清楚了我們接下來前行方向。

抬頭望著天空,旅遊塔的頂端一清二處,應該不會很遠,我們打算參觀完西望洋天主教堂後轉往旅遊塔。

行前已經知道澳門建有不少博物館,其中兩三個博物館是有興趣想去瞧一瞧,不過位於媽閣廟對面的海事博物館卻引不起我們倆人的興致,於博物館前猶豫了好一會兒,總算是下定決心進入。
購買於五天內各博物館皆可使用的博物館通行證,25元澳門幣,可以參觀的博物館共有六間,其中葡萄酒博物館還附了葡萄試喝卷。


『海事』兩字聽來沉重無比,對一般人來說亦是枯燥乏味,這正是我們一開始提不起興致的原因。
只是陳舊的印象總是會隨著真實的樣貌而改變,當我們進入後,多元而豐富活潑的主題與生動的展示方式令我們讚許不已,不免自嘲,實是井底之蛙,與海相關的人事物,以及廣遠的歷史,也非博物館能夠訴說的盡。

順著博物館設計流暢的動線一層層參觀,有著許多驚喜與感動。
該是它的名字太沉重,所以一般遊客少會到此參觀,即便進入也是隨便走走瞧瞧就匆匆離去。












博物館裡有一小區域是禁止攝影,那兒展示了許多我未聞其名亦未識其影的熱帶魚類,還有許多貝類標本。
參觀完此區即是出口,走下階梯是博物館經營的露天餐廳區,其實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販賣區和許多露天座位。

由於我們午餐吃了重口味的澳葡料理,加上火熱的陽光,兩人口乾舌燥,決定買個冷飲解渴,順便換些零錢方便搭乘公車。

看顧販賣區的是當地人,大嬸很親切,聊了幾句,知道我們想買飲料順便換零錢她也很配合,在沒有客人時她就走出櫃台與熟人閒話家常,完全是自在閒適的生活態度,待我們要離開,更不忘與我們道聲再見。

滿懷著感動,我們再度上路,心裡頭很踏實,完全拋開了午餐時的不愉快,朝著指標前進,接下來即是考驗我的真實時刻。

一向自己的生活模式即是與運動絕緣,往往多走些路便會累得喘噓噓,自然登上西望洋頂上是件極度的苦差事。
若是身在台灣,當然不會這麼傻傻的往上走,不過端著旅遊的好心情,與朋友一路閒聊、慢走,一步一腳印的朝著目的地前進。

其實朝上看去並不覺得陡峭,加上不時有涼爽的海風拂來,還算是舒服。
只是開始走了一段,而陽光又太給面子,不但喘,更是流了滿身汗。
雖然走路不是我的專長,但我們一路聊著、看著,偶有車輛經過,路上倒是沒有其他的人,兩旁高級住宅區整齊美觀不斷吸引我們的目光,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到了西望洋山眺望台。

走進眺望台稍作休息,眺望台裡的攤販也沒在意我們,仍舊自在的聊著,彷彿這世界的腳步就是如此緩慢而悠閒。

吹了風,看著遠處景致,周遭除了攤販們的閒聊聲再無紛擾,一切顯得寧靜與祥和,如此時刻是難得的,縱然澳門是處渲染著華麗博羿色彩之區,於此,卻完全感受不到。

離山頂的天主教堂已不遠,我們加快腳步前進,才接近入口處,便見著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
與朋友會心一笑,沿著步道繼續走著,當然他們的禮服樣式與拍攝器材在台灣人的眼裡恐怕連二十多年前的台灣還不及,怪不得咱們的婚紗業者於鄰近國家有著相當名氣。


登上最高處,天主教堂矗立眼前,帶著歷史與歲月的洗禮,祥和的外表讓人心靈沉靜,雖不得其門而入(望彌撒時間才開放),但於這頂端對望著,享受著寧靜與沁涼的和風,一覽無遺的海色,矇矇矓的,真想就這麼一直待下去。

西望洋山雖名為山,但嚴格說來,只能算是座不大高的小山丘,否則以我的能耐要能登上最高點,這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

我們望著位於另一端的旅遊塔,似乎近在眼前,便傻傻的決定了我這輩子最不可能的事。




由於置身陌生國度,不諳道路,錯失了一段捷徑,兩人由原路返回山下,再乖乖的依著路標朝旅遊塔的方向前進。
一路走著,沒有太多阻隔視線的建築物,怎麼看,便是覺得旅遊塔離我們並不遙遠,卻在走了好一段路後,發現從半山腰有條路可以直接通往我們目前位置,也正說著,我們兩人著實多繞了好大一圈。

雖說是繞了遠路,但一路沿著堤岸自在漫步,遇著當地人悠閒的在岸旁的座椅上賞景閒聊,更見著一位老伯伯邊與老友閒話家常,並一手執竿垂釣,這些畫面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久久不能忘去。

走了『看似很近』的好長一段路,繞著堤岸緩行,我們終也抵達了旅遊塔,仰望著高聳入天際的旅遊塔,也不枉走這麼一段路,大概也創下了我生平記錄,算算也許是我好幾年的運動量。

找個可以歇腳的地方坐下,早從兩條腿痠痛到腰際,若在平時我肯定是早早就放棄,卻難得自己竟有毅力可以如此走完。

在外圍與商店區簡單走了一圈,終是沒有購票進入,花上台弊四、五百元僅是登塔看一看,這錢……實在是花不下去。

雖然滿身疲累,但我們度過了一個極悠閒的午后時光,踩著踏實的腳步一路走走看看,沒有人聲鼎沸、沒有車陣喧囂,兩人穿梭在澳門的另一種自然門後,感受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態度。

2 則留言:

雲萬里 提到...

澳門的風光的確是不錯
看起來很多古蹟都有受到良好的保護
關於垃圾桶...已經不想講了
台灣在觀光地區也是很少見
這些官員啥米都管不好
玩過遊戲的都知道垃圾桶的重要..

對於廟~妳拍的照片太少了
沒辦法確定那間媽祖廟有些啥米好看的
不過台灣的廟...倒是有不少可以說的故事
從門上的畫到屋簷雕樑畫棟都有典故和故事
有興趣可以找找

另外攝影這種事...器材不是越新越好呀
婚紗在台灣...可以說拍到濫了
最近幾年更是誇張...完全是呼喚佛陀 夏普/英沛特的功勞
實在是看不出攝影的功力說...XD

風中的豆豆 提到...

我是拍了不少張
只放了一兩張代表性的
這廟與台灣的廟不同之處
主要在於它是位在坡地上建置而成
所以進入廟後可以一路登階觀景
順著階梯而上一路皆可看到不少刻著字的大石(沒去研究這些石頭為何會放置於此 當然更沒研究這些題字者是否為啥有名人士 只是大家都拍照 我們也跟著拍)
另外與台灣的廟不同的
這裡的陳設都很簡單 神像也只有媽祖與觀音兩尊
因為我一向對於寺廟的興致不是很高
所以純粹做為比較觀看與台灣的異同
走走看看並參拜一下是不錯的

想知道媽閣廟的歷史可以進入它對面的海事博物館 裡頭視聽區就有模型動畫與故事說明 看看聽聽還挺有趣的

##EasyReadMore##